在职博士招生信息网010-57749248在线留言加入收藏设为首页

 

博士招生简章|博士资讯|招生信息|在职考博经验|常见问题|论文指导|说明会报名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博士资讯>北京这么大,难道没有我立足的地方?(之二)

进入留言板

北京这么大,难道没有我立足的地方?(之二)

2015-08-21 08:58  |  点击次数(次)  来源:  在职博士招生信息网  |  http://www.zzbs.org

话说上次把《北京这么大,难道没有我立足的地方?》上传到网上以来,收到很多网评,吐槽的,挖苦的,打击的,同情的都有,当然鼓励的也不少。其中一位网友留言说“字字血,句句泪”,倒没有那么夸张,我只是把来北京的心灵历程记录下来,考虑可读性,进行了适当的艺术加工而已。首先对上篇小文做两点回应:一是有网友质疑当年高考院校本科分类。1994年,我国对于高校本科的分类确实叫重点本科、普通本科,我只是按照现在的习惯称呼为一本、二本,细心的网友可以看到我特意用括号做了标记;二是对于我写到在北京火车站挨打的情节,很多网友认为纯属编造,类似裤裆藏手雷的桥段。想说的是,我没有必要博取大家的同情,本文只是帮助自己回忆起当年来北京浮生的点点点滴。每个人的经历不同,“痛定思痛,痛何如哉”,人间冷暖自个知道,如同饱汉不知饿汉饥,有时局外人是无从理解的。

言归正传。几场现场招聘会下来,我的心就彻底凉了。各位看官想想,作为差差学校毕业生,在招聘面试官的眼里,我们只能仰北大、清华、人大等名校鼻息,即便与外地的学校如西北大学、东北大学、中南大学比较起来,我们也是只能靠边站。所以同台竞技,我必输无疑。

如果不出高招,是没有机会的

问题是如何出高招呢?就是主动出击!单位花钱去招聘会招聘人,我何不将自己主动送上门去?1997年的时候,网络刚刚兴起,我还懵懵懂懂不知互联网为何物,不像现在大学生上网投简历来的如此轻松。没有巧干,那我就苦干加蛮干——扫楼+打电话的020模式。我首先换了住的地方,从六铺炕搬到六里桥,价格差不多,最关键的地下室有部室内的公用电话。接下来我需要了解北京有什么企事业单位。要钱没有,力气我有的是。我找到一个以前的师兄,借了辆自行车,开始扫街。十月底的北京,枫叶刚落,风沙未起,正是秋高气爽的黄金季节。可我无心欣赏“太液秋风”的美景,天刚亮,就骑车出发了,下午八九点钟我还没有回到地下室。先是长安街沿线,然后是二环、慢慢的将势力范围扩展到东、北三环。要问如何扫楼?看到建筑物就去呀!只要看到路旁有像样写字楼,我就停车,希望在一楼大厅的铭牌上,看看都有什么公司,用小本记下来。那个时候,北京的高档写字楼不多,央企、各大部委一般都是自己独栋,有保安拦住不让进,能够进得门的基本都是外企,以我这种哑巴英语,在大学英语角都磕磕巴巴,别说日常工作交流用英语,毫无应聘的可能!

这里要提到一个插曲。上大一的时候,我心血来潮,听说系上要搞英语演讲比赛,自由报名,自认为湖南英语还不错,高考分数排在全校前几名,也踊跃报名。我自己写的演讲稿,题目叫做《Why Chinese Confucius so famous》,事先背得滚瓜烂熟。演讲那天,我在台上意气风发,挥斥方遒,台下掌声雷动!没有想到的是,最后我得分竟是倒数第一!比赛结束后我问评委组长是不是搞错了。评委组长是我校英语系主任,他说基本一个字没听懂,问旁边的美国外教,竟然也就听懂50%,最后评委的一致意见是给我60分起评分!此事导致我多少年都也不想说英语,太伤自尊了!所以,当时看到外企就恐惧。

两个星期跑下来,符合条件的单位没记下几个,路倒是迷了五六次。我从小走路就靠记,不分东西南北,即使买了本北京生活手册,也要费很大劲才能搞清楚方向。想想老家一条路几十年没有任何变化,摸都能摸到,怎么需要去分辨方向呢?迷路最严重的一次是到了亮马桥,索性想看看北京三环一圈到底有多大,找找“二环十三郎”的感觉,骑车顺着东三环辅路往南三环走,想沿着南三环进入到西三环,再到了六里桥。不料,在十里河环岛的时候,方向就搞反了,就在我精疲力竭以为到了玉泉营桥的时候,发现自己又兜了一圈又回到了亮马桥。带的面包、水全用完了,又累又饿,一下瘫软在路旁。路边再买个面包?当时连这样的一丁点想法都没有,想想呆在北京的每一天的开销都要算计好,怎么可能还舍得额外花钱买吃的东西呢!

实践证明,扫楼是不行的。

天无绝人之路。不扫楼,海打电话!

无意中,我扫楼时在路旁买的一本《北京生活手册》给了我灵感。在手册最后面的索引中,有很多公司的名字,而且全部是大公司,总公司之类的,我为何不试试?由于《北京生活手册》只有公司名字,没有单位电话,我首先需要通过114查到单位总机电话。刚开始在六铺炕,我用大街上的投币电话,但是太费事拨半天不通,后来我用报摊上的公用电话,但是排队的人太多,后面的人总催,不好意思总占着电话,而且噪音也大,一天下来成效很差,没查到几个电话。而六里桥那个地下室的公用电话,一毛钱一次。这部公用电话简直妙不可言,帮了我大忙!由于住的人少,一般人都外出旅游,不怎么打电话,老太太看我打电话有钱赚脸笑得跟朵花似的,多久她都不催,我可以长时间使用电话!而且最主要的是特别安静,声音听得非常清楚。自从使用上地下室的电话后,效率从一天查到五个公司提高到一天能够查到十个、十五个公司了。各位看官不要嘲笑,已经是效率翻了一倍多了!很多年以后,我再到六里桥电力医院对面,当年住过的地下室还在,可惜电话早已没有了。(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