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职博士招生信息网010-57749248在线留言加入收藏设为首页

 

博士招生简章|博士资讯|招生信息|在职考博经验|常见问题|论文指导|说明会报名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工商管理博士>科学网四博主关于中国科技评价的共识观点

进入留言板

科学网四博主关于中国科技评价的共识观点

2016-10-20 13:19  |  点击次数(次)  来源:  在职博士招生信息网  |  http://www.zzbs.org

(来源:科学网,刘立的博客)

中国的绩效评估文化“很弱”。

科学共同体缺乏自主性,真正意义上的同行评议很难实施。严重的“不出版便出局”(publish or perish)导向导致整齐划一的评价标准,尤其看重在SCI期刊上发表文章。虽然这导致中国的国际论文数的增加,但是SCI论文已经沦为不恰当的评价研究项目、机构乃至科学家个人的标准。许多研究机构机械地将科学家的SCI论文数和期刊影响因子作为科学家评价和晋升的依据。

许多博士生都有发表一定数量的SCI论文的要求,否则无法进行论文答辩。如果论文发表达不到规定的要求,可能不能获得博士学位。2012年国家设立研究生奖学金,在许多大学和研究机构,奖学金评比与SCI论文数直接挂钩。对论文的数量和影响因子的过分强调导致很多奇怪现象:一篇论文有多个第一作者和通讯作者;科学家通过最小出版单元来满足论文数的要求或获得论文奖励。

在微观层面的绩效评估过分强调SCI论文数量和影响因子,也影响到中观层面上的研究资助决定。那些能够发表高影响因子论文的人更容易在基金申请中胜出。由此,驱使科学家发表的动机就是发表论文和获得资助,而不是寻求真正能解决社会问题的研究。结合上面的分析,不难看到“赢者通吃”现象造成了资源使用效率的降低,以及科技界马太效应的负效应的蔓延,遏制了科技潜力的发挥,并且浪费了科技资源。

另外,我国现有的评价文化可能对科学家的职业发展产生负面影响。职称评审过程往往伴随着评审权威与晋升者之间的“寻租”和“设租”陷阱。在一些研究机构,评估过程既不透明也不公平,评估规则既不清晰也不被严格遵循。这其中可能涉及腐败,因为晋升可能通过“关系”、行政或官僚权力、甚至是金钱而获得。涉及利益冲突的案例并不罕见。包括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院士评选在内的内部评议,本应该严格保密,但却常常泄露给某些有关系的人。由于“研而优则仕”现象的存在,担任行政职务的科学家往往受到青睐从而很快获得晋升。

中央和地方政府以及各个研究机构引入了诸如“千人计划”这样的人才计划,来吸引拥有海外博士学位和科研经历的人才。这样的计划很大程度采取对国内土生土长的科研人员的区别对待原则。那些拥有海外学习和研究经历的人也更容易得到提拔;一些研究岗位只为他们保留。鉴于海外院校对于人才的严格选拔和学术训练,中国青睐从那些有海外经历的人中寻找未来的科研领军人物似乎无可非议。但许多被这类计划引入的回国人员未必是高端人才。将人才按照学位授予国家和机构分类的政策,不但造成了本土学历贬值的事实,而且违背了科学共同体普遍主义的原则,带有“歧视”色彩。

更糟糕的是,一些海归人员通过海外经历造假的方式进入这些计划大量通过人才计划引进的海归很少如要求的那样在中国全职工作,导致某些海外学者被反复引进。为缓和本土与海归科研人员之间的紧张关系,中国政府也启动了“万人计划”作为弥补。

在认识到评价标准存在的严重问题后,政治界与科技界领导呼吁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评价系统。然而,“中国特色”不应该成为无视国际规范与惯例的借口。

对于科研人员的评估与激励,应该坚持分类评价的原则。对于从事基础性研究的科研人员,应该在评估过程中引入国际同行评议机制,评价科研人员在其所在的研究领域的国际地位与学术贡献,而不是仅仅依靠其发表记录(发表文章篇数和被引数量)机械地给科研人员排队以确定评估结果。对于从事应用研究和技术开发性工作的人员,特别要避免根据其论文发表记录来确定贡献大小,而是着重考察科研人员通过技术研发解决问题的实力、技术难度和经济效益。